疫情防控關鍵時期,上海的博物館、美術館等文藝空間與觀眾“藝起前行”,優質文藝內容在網絡上頻繁輸出,展覽、講座、美育課程等搬上云端,開啟在線文藝之旅。
上海博物館云端導賞
3月10日,上海博物館應疫情防控要求臨時閉館。這天上午,匯聚195件/組文物的新展《盛世芳華——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》剛剛開幕,只對公眾開放了半天。不過,上海博物館推出了展覽特別活動。3月18日晚上,近百萬人涌入直播間,在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的導覽下“云賞”這一新展。
圖說:《盛世芳華——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》海報
云上展廳復刻了線下展覽的策展思路,跟隨導播的鏡頭,讓觀眾們如臨其境。“盛世芳華”是上海博物館繼舉辦“鼎盛千秋”和“高山景行”之后的又一受贈文物大展,是今年上海博物館建館70周年系列的重要活動之一。本次展覽主要聚焦于20世紀80年代之后受贈的重要文物,涵蓋各個品類,僅國家一級文物就有11件。上海博物館建館至今,與無數的捐贈的慷慨與義舉密不可分,藏家的捐贈是上海文物“家底”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本次展覽以捐贈人為主脈進行布置,想讓觀眾睹物思人,從文物了解到背后的捐贈故事。如王安石的行書《楞嚴經旨要卷》,該卷為王南屏、房淑嫣于1985年捐贈,該卷淡墨疾書,筆畫清勁,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親自校正,卷后有南宋牟獻之、元王蒙、明項元汴等人題跋。國之重寶,由捐贈人慷慨捐獻給社會,暖心往事在講述中一一呈現,生動展示了民族的向心力與愛國藏家們的無疆大愛。
圖說:展覽現場
同時,上海博物館秉持“閉館不閉展”的態度,策劃了一系列的線上觀展覽,線上聽講座,線上聽導覽的活動。上博將22個網上展覽、70場學術講座、2檔原創視頻節目、10篇創意手工教程及為特殊人群準備的5條無障礙導覽整合一新。點開官網,“網上展覽”能看到不久前結束的展覽。《丹青寶筏: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》《山西博物館藏古代壁畫藝術展》等不少熱門展覽都被搬到了云端。
圖說:上博官網“云逛展”
楊志剛說出了博物館人的心聲:“越是特殊時期,公共文化機構越要發揮文化輻射力和影響力。數字技術將豐富的文化內容推送到家,觀眾們可以盡情探索。當然最希望在疫情過后,大家可以再來博物館相會。”
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持續“發電”
為配合疫情防控,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臨時閉館。不過被稱為“電廠”的PSA沒有“斷電”,邀觀眾共享一場場在線藝術之旅。PSA官網呈現50余個展覽以及全部館藏的細致解讀,B站上推出數十場過往講座和部分當代藝術家“一天世界”系列紀錄片,期待與觀眾一同回顧電光石火的思考。館長龔彥主持了“群島:侯賽因·卡拉揚”展覽開幕對談,這條連線伊斯坦布爾對談視頻受到頗多關注。這場剛剛落幕的展覽是時裝設計大師侯賽因·卡拉揚的中國首展,從藝術、建筑、設計三個維度打開藝術學科的邊界。缺席中國展覽的卡拉揚高度贊揚了上海布展團隊的專業性。藝術講座都選用與著名藝術家的對談,對談使用普通話配音,萃取了對談講座的有效時間。
圖說:PSA邀觀眾共享在線藝術之旅